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冰滴咖啡 × Driver

春天到了,偶爾氣溫提高,突然有個念頭想喝美味的冰咖啡,想起櫥櫃裡只用了一次就塵封的冰滴咖啡組,應該是重出江湖的時候了。

過去我總覺得累,懶散的只想手沖快速了事,現在時間更少,反而覺得讓它自己慢慢滴,帶出門喝也不錯。

冰滴咖啡是種等待的過程,要先等它滴幾個小時,再放到冰箱醱酵個幾天,才好不容易可以喝上幾杯,雖不容易,但很值得(不過手磨40公克真是累人)。

我的舊款Driver沒有辦法放到冰箱滴,但我想想,外面賣的木架冰滴,不也是常溫滴嗎?是不是也沒有差這麼多?但我也試過在下壺內放入不銹鋼冰塊,鋼冰塊的好處是,它會慢慢的釋放低溫,讓咖啡維持低溫久一點。至於喝起來的口感有沒有因為低溫有差?其實我也不知道,大概也沒有時間研究,只不過我現在這種方式製作出來的冰滴拿鐵,我個人認為非常可口。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W3rurx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android上好用的記帳軟體AndroMoney-一定要記得開啟電子發票明細匯入功能!

自從開始用智慧手機後,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利用它好好記帳,畢竟是一個隨手可得的工具,對我來說等到晚上再一次整理是不切實際的,這個作法一來會因為累而中斷,二來會記不起來到底花了什麼錢。

這幾年手機上的記帳方法愈來愈多元,愈來愈講究無痛記帳,各家app都以最小化記帳痛苦為主要依歸。我從初次拿到android手機用的每日記帳本(介面簡單,邏輯清晰)到AndroMoney(介面有點老態,但可以跨PC、iOS和android使用),換到iOS用秒速記帳(下拉記帳不需解鎖)再換回AndroMoney。

會換回AndroMoney主要的因素當然是因為我換了android系統手機,而秒速記帳並沒有android版本,雖然AndroMoney沒有下拉解鎖功能,然而這幾年許多手機都搭配有指紋解鎖,加上自動匯入電子發票明細與行動支付綁定手機條碼服務等3項重要進步,我目前大部份的記帳是來由後兩者自動生成,我僅需檢視類別與付款方式(付款方式我都預設在某張信用卡)再略微調整,就算要手動記沒有發票的消費,用指紋解鎖搭配主畫面捷徑也非常快速,不需打開app也能記帳,其實也挺快的。

要特別提到電子發票自動匯入功能是因為去(108)下半年左右財政部開始加強推動雲端發票(增加雲端發票中獎序號),我其實一直都很喜歡電子發票的概念,但因為財政部app沒辦法複製明細,得上官網輸入發票號碼等資訊(還要驗證碼)再複製,傳到手機再輸入我的記帳軟體,光想到這些流程我都累了,所以當時我一直是拿實體發票來掃QR碼記帳(那時候我覺得至少比長條紙本發票好囉,少打好多字)。其他民間開發和電子發票連結的app又多沒有匯入舊資料功能,不符合我把帳集中管理的需求(而且類別都要重新設定),直到去年11或12月突然發現AndroMoney可以自動匯入電子發票明細,設定完後,其實我現在只剩調整類別和支出帳戶等小事要處理,記帳變的更寫意。至於介面比較老的問題,就算了吧,反正記錄有留存才重要。

另外,拆分的功能也是我最近開始廣泛使用的,因為每次跑一趟大賣場都會買入不同類別的東西(如食材和清潔用品這種我定義是不同類別的項目),電子發票明細自動帶入後,用拆分可以把一筆帳分成數筆(androMoney可看到拆分後各筆總額和原本總額是否相符),支出帳戶或購買店家等基本屬性都可繼承,但可以自己歸類,更有效知道錢是花到哪個類別去了。

記帳對我而言,已經有點像寫日記了。許多人認為記帳可以管控支出,但我有一部份認為,是否更應該在下手購買前先好好思索?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xy83Pz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香香鮭魚炒飯-進階副食品和爸媽便當一起做!

這個食譜是從Masa桑的香香鮭魚炒飯變化而來的,我覺得挺適合小孩和大人吃。尤其我覺得我孩子吃完全沒有調味的蒸煮菜餚吃到有點膩了,得改良一下食物。黃瑽寧醫師也說現代人太忙,還要分時間作副食品,真的會讓父母焦慮

Masa桑的這個食譜原本就沒有下太多調味,只有鮭魚去腥用了鹽和最後加醬油增加豆焦香和鹽調整,但我省略了最後的調味,因為鮭魚肉本身的味道與蛋香就非常有味,豐富的油脂也一直是眾多副食品食譜的寵兒。

我覺得這段影片內的鮭魚前處理方式值得學習,但我是先灑鹽才切(我看Masa桑的鹽也僅灑上下,所以灑完再切應該是一樣的)。照他的處理方式,去刺後先用廚房紙巾吸乾鮭魚兩面水份,上下抹薄鹽後放15分鐘,把滲出的液體再吸乾(據Masa桑和詹姆士說法,這些液體就是腥味的來源)。切成適當大小後取出需要的份量,剩下的就放回冷凍庫以待下次再用。

因為這是給小寶寶吃的,所以我省略掉所有的調味料,先把鮭魚、高麗菜和鴻喜菇切小丁,白飯的部分我是採用詹姆士的葱炒飯作法,先把飯粒均勻包覆蛋黃,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食材我都有預先拿出來回溫,避免溫度太低一下鍋就黏(不銹鋼鍋)。首先先把鮭魚炒煎熟取出備用,再來炒飯,若飯粒沒有溼黏感表示蛋黃已經熟了,我就會把飯撥到一邊,把蛋白放下去加熱到有固體感跟飯拌再一起,高麗菜和鴻喜菇也可接著下鍋,菜葉炒軟再把鮭魚丟回去就可以。詹姆士原來會在起鍋前加一湯匙水,但因為這次有加含水充足的高麗菜一起炒,我就沒有再加水了。

辛苦炒完,給小寶寶分2天吃,爸媽的部份當天午餐就了結,一鍋煮全家人的飯,有菜有魚有菇跟澱粉,真不錯。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3b6cU8R

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為什麼應該要學Python網頁爬蟲?

會開始學習python網頁爬蟲其實是從生活中的需要開始,畢竟現在這個世界是0與1構成,許多資訊或數據在網路上唾手可得,引用時若需重新手動繕打,似乎太沒生產力。

自從我換回android之後,無法再像過去用iOS時啟動會自動翻頁的朗讀功能(android的輔助使用只能唸螢幕上的文字,且不可把螢幕關閉),我就得回到網頁版,手動複製文章再寄到Instapaper等其他具有朗讀功能的服務伺服器。

而我

最討厭的就是重複的工作,而且這個工作的模式固定,進文章列表、(依序)點文章、進文章、從上到下複製全文(如果有圖片或廣告還要分段)、打開Gmail、貼上、寄出,再重新來一遍,光想就累了。此外,自己爬的好處除了按個鈕就可以完成以上動作外,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隨自己的閱聽習慣適時調整段落順序。如我習慣保留文章圖片,雖然我多是聽文章,但哪天我有興趣想看圖,也是點開螢幕就有,不需回到原始網頁。而網頁的圖片說明多是掛在照片下方,我自己的爬蟲反而是把figcaption標籤擺在fig前面,並且在說明最前面加上「照片」,讓我在聽的時候知道這段文字是照片說明。此外,多餘的資訊也可在爬蟲時濾除,例如我不需知道照片的攝影者資訊,所以可在輸出時刪掉,避免影響聆聽體驗。有些文章會將某些段落以引言標籤作成重點摘錄,這也會被我刪掉。

所以我開始學習用python,因為它易學且外掛套件很多,只要import就可以用,不用重新發明輪子。

用urllib或selenium(需帳密者)進入網頁,用beautiful soup的find_all 搭配for … in …迴圈或正則標示式來梳理文章,再用smtplib寄送文章到Instapaper專用電郵信箱。我還會把已爬過的網址輸出到一個純文字檔,確保下次爬列表時不會爬到重覆文章。

不過,在python這條路還有很多要學,我只是分享一下至目前的心得。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34e7D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