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DI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DI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陶瓷軸心更換

家裡浴室水龍頭兩個月前突然關不緊,每次要關水都要左右拉來拉去,然後把蓮蓬頭拉桿拉起來才會停。上網查了才知道有個零件叫陶瓷軸心,是用來控制水流的。
我最喜歡這種換零件就可以恢復正常功能的差事,費用是小事,但零件壞掉換整組實在難以接受。
我參考了修齊治平這個網站,不過我家水龍頭的內六角螺絲不是在前面也不在頂面,而是在背面,這是第一個困難。
再來,一般半圓形飾蓋要嘛是螺紋(用轉的),要嘛是用橇的,我都試了,但還是弄不起來。


後來去買了一支工具,但深度不夠⋯沒把飾蓋拿起來還是搆不到。萬念俱灰下,想乾脆把飾蓋鋸開,然後把它拉破,但切下去才發現這塊不是塑膠(切口有金屬亮度),所以扳不開啊。只得再回頭用管鉗再試,沒想到原本光滑的飾蓋因為這個鋸痕有了著力點,轉了兩下就開了。



一打開,軸心上半部就輕鬆拿起(塑膠已硬化,上蓋分離),零件也掉出來,發現是橘色的塑膠零件碎了(網上也有人是這個橘色零件壞掉),大概是因為這樣才沒辦法順利讓止、動陶瓷片順利重合,所以就漏水。
原以為一切結束,拿出軸心,看規格,買新軸心,換,就好了。但,因為塑膠硬化,所以下半部卡在龍頭膛裡,只好用老虎鉗硬夾出來了,看起來是40mm高腳款。
仔細看了一下,這個軸心是莊頭北出品的,199808感覺是製造年份⋯這樣快20年咧,也是蠻耐用。

換完之後,除了功能恢復正常外,水龍頭變的超滑溜的。
換軸心這個事情也不單是為了省錢,我覺得成就感和資源有效利用才是這件事的重點。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關於自製信封這回事

科技進步真的讓很多事物遭到替代,繼而消失,紙本書信就是其中之一。我真的很久不沒有寄過信了,以致於今天需用信封寄紙本申請書時,還有點不習慣了也找不到空白信封。本來想到文具店再買一包,但想到上次寄信時也買了一包,但......真想不起來用剩的信封去哪了,跚未免重蹈覆轍,我決定自己印一個,與其是為了省錢了我更覺得是有效利用資源(可以用回收紙印),而且我也不想(一貫是)囤積久久才會用到一次的東西在家中。(幾乎保證再也找不到它)上網一下就Google到信封格式,拜科技進步之賜(就是幹掉印刷業的那個科技,唏噓......),輕鬆就可印出一個信封,美工刀隨便切兩刀,膠水(又是一個很少用勿但還沒找到替代品的東西)黏一下,就完成囉~但我是建議用膠帶貼一下正面,以免墨水不防水遇到下雨就崩潰了。
附一下連結A4信封格式,有pdf和word格式,感謝網友大德。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皮夾修整


這皮夾是七年前的女朋友送的禮物(現在已成太太),看起來應該是油皮,隨著使用時間過去,儘管我時不時上油,它還是出現邊緣破損的狀況。太太本計劃幫我買一個新的,但我偏好皮質、素面(但又不能太素...很麻煩的)而且要有零錢袋設計,最後一個條件最難達成,可能近年不流行吧?


幾經思索,我覺得還是自己換皮實在,舊皮夾內層大抵狀況良好,外皮換換也就是了,所要完成的工作大抵還算簡單,尺寸量好,洞打完就只剩縫合,因為內層是光滑面,上膠也沒辦法黏,只好直接縫合,邊緣上邊臘、貂油,再用磨緣器打磨,就完成啦!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隱私和採光的平衡-窗貼DIY


由於家裡有一面窗戶朝著別人的窗戶,看社區其他人家都是用窗簾來保有隱私,但我認為如此一來似乎就失去了重要的光線,所以雖然我仍然裝了窗簾,但它只是用來控制光線的出入,而不是整日拉上以保護隱私。
但為了不讓外界看到室內的情形,我選擇了自黏窗貼,現在主流的窗貼分成背膠式和靜電式(像手機螢幕保護貼),因為在價格考量,我選了較便宜的背膠式(等我用久了,會再分享背膠會不會殘膠跟撕附除的便利性)。
我在露天買了兩捲霧面的窗貼,在賣家的網站教學,需要先把窗面擦乾淨噴上稀釋的肥皂水,噴肥皂水的目的在於背膠不會一沾上窗戶就黏著,而可藉著肥皂水滑溜的特性,調整窗貼位置及可將氣泡壓出。如果沒有肥皂水跟噴霧罐,可以像我一樣用妙管家玻璃清潔劑這種其實就是另一種界面活性劑的東西。噴的時候不要客氣就多噴點,等會才好調整,邊緣處由其要多噴,因為氣泡得從這壓出,噴不夠多就會黏住,只能把氣泡壓到底下了。
大概位置調好後就可以拿出不要的信用卡,會員卡或塑膠尺把氣泡刮到邊緣(跟壓氣泡紙一樣療癒?XD)。整個過程約半小時可完成,感覺真棒呀。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Project#02.帆船鞋加鞋底DIY

好久沒有時間好好的作點東西了,前陣子一直沉迷於讀書,欠了太多書債,每天回家就看書,時間真是不夠用。
由於今年買的帆船鞋穿不到半年,右腳鞋底就明顯歪斜,一方面當然跟走姿有關,一方面是鞋底好像太軟易磨耗,也有可能這種鞋本就是在船上使用而不是柏油路,所以才開始想自己修看看,但因為修失敗了,所以不分享…
因為已經歪掉的鞋底實在比較難修…轉而把最近新買的鞋都加上底,目前完成兩雙。只增加0.5公分,並不會覺得太高,但得再穿一陣子才知道這膠的穩固性。
然後,有因為我只有買黃底和黑底,這雙白底鞋只得湊合著用,原想用白油漆漆白邊,但…好像穿起來並不明顯,而且多一點其他顏色,似也不醜,就先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