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辦公室間歇休息實作I-多喝水讓你多喝水

上班族最會的應該就是偷時間,終日和電腦為伍的人也要注意水份補充和適時讓身體與眼睛休息,當然這個情境只適合辦公室工作,其他類型的工作或許需要研發其他替代作法,下面是我近年實作的強逼自己固定時間離座的作法(當然真的忙到爆的時候不適用),分為3篇,首篇為多喝水讓你多喝水

這句子看起來有點因果不分,但我要表達的是,多喝水讓膀胱來提醒你,該去廁所了,多數人應該都能忍渴,但忍尿就比較困難。

這個方法要搭配小的水瓶比較好實作,許多人都會帶著一支大的水瓶,每天一早到辦公室就先把它裝滿,然後跟這瓶相處半天,中午再一滿瓶度過下午,但我非常不建議這種作法,因為這樣會讓你離開座位的機會變少,而且不是一個好的定量方式,你可能裝了一大瓶,但沒有定時喝,而是渴時才一次喝掉,我不清楚這樣子喝對身體有沒有實際的影響,但分段喝除了喝水外,還可有機會離開座位,動動手腳,所以我建議用較小的水瓶,500~600cc左右是最適合的。

但有人會說,難道用小水瓶就比較會站起來嗎?可能工作一忙就忘了喝水不是更糟。所以我的方法其實是每次休息上完廁所後就把水裝滿,喝半瓶,甚至一瓶都沒有關係(但當然還是看個人的需求,也不建議硬喝),繼續工作最多半小時你的膀胱就會提醒你,該去上廁所了。我想多數人可以忍著不喝水,但要忍著尿,應該很難。所以這個動作不僅可以讓你離開座位,得到身體和眼睛的休息,也可以補充水份,排掉尿液(有很多東西是流汗排不掉的),短暫休息一下。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F8dTay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內容為王

最近聽了科技島讀的podcast EP.81-時間就是金錢,說內容提及網路平台廣告愈來愈多的趨勢,我很同意,畢竟現在連Youtube都插多段6秒廣告(或不按跳過繼續看)。

我大致是贊同島讀觀點的,但對於主講人所說臉書或google的演算法對閱聽大眾有最大價值的觀點,我並不完全同意,雖然演算法的確省去人們檢索的時間,但會不會讓人們永遠看到的都是類似的內容,而減少了人們發現或開發其他內容的可能性?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但我們多常因為封面或其他不經意的發現而被吸引,產生興趣而深入瞭解。像在圖書館找書時不小心發現其他有趣的主題?他們舉了一個報紙從頭翻到尾的例子,但事實上,我們也不會一字不漏的讀報吧?多數應該都是快速掃視挑有興趣的讀才是。

再者,如果都沒有內容商投資製作內容,平台可篩選的來源只會漸趨貧瘠,更精確而言,平台只是依附內容而生,如果內容商今天用了某種方式來讓平台爬不到內容,可不可以?當然可以,平台又沒付錢給內容商,不過那的確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至於有些意見覺得某些文章的內容像屎…嗯,是。但到底什麼內容是屎,最終還是由用戶決定,演算法只是依用戶喜好推送及分析,這又讓我聯想到人的心靈的長相取決於人用什麼餵養的古話。

但的確,紙媒,無論是報紙、雜誌或書籍愈來愈難生存,獲利愈來愈稀薄也是事實,這方面我倒認同平台能讓更多人能接觸到內容,一定程度上幫紙媒續命,對讀者而言仍然有利,畢竟人們不一定會為了讀書上圖書館,但每天滑滑臉書倒是必要的。只是我覺得人們應該對演算法有多一點瞭解,雖然我們都是免費使用(免費…嗎?有待商榷),也難以向平台商提出任何建議。然而,你終將要知道,有時候應該放下手機,讀讀別的文字。

一點淺見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PQlEYI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領巾型口水巾-聖誕特別款

作了幾種不同的口水巾,這種領巾版型是我最喜歡的版型,它的製作過程會稍有難度,但成品會有種律動感,不會扁扁的貼在寶寶身上。

為了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我決定作一條應景的領巾,出門的時候就非常酷炫了!

這個口水領巾的作法是從Pinterest上得到的靈感,我第一條口水巾就是作這個版型,但這個版型著實有點難度,因為前後布是不同版型,所以靠脖子的地方要打折,外圈則是要把前布拉著(我是後布朝上車),不然會不小心把前布的立體部份車到邊上,一開始就挑戰小魔王…。

但作了幾條以後也愈作愈順手,應該會成為我的主力款式之一。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PQY3Gc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羅技Logitec K375s 無線多工藍牙鍵盤使用心得

最近趁著特價購買了羅技k375s這把平價的無線電腦\行動裝置兩用鍵盤,其實羅技出了一系列類似的產品,但會選擇k375最主要的因素當然是價格考量,我原本想買k380或k480(電腦或手機都是用藍牙連線),但它們沒有右邊的數字小鍵盤,我在辦公室使用會有點不方便。所以我後來主要是看k580,不過無意間發現k375,鍵盤佈局類似,但k375的價格只要599(感覺是不是低價版的k580?),因不確定公司電腦能不能在不另外安裝驅動程式的情況下用(安裝軟體的申請手續有點麻煩),所以就決定買k375。

我不是太在意鍵盤手感的人,所以我並未特別覺得難打。不過從鍵盤的配置可以發現它有價格低的理由,首先,它把標準配備的小鍵盤數字/方向指示燈、大小寫指示燈都拿掉了,另外print screen, scr LK和pause鍵也省去了(好在這些按鍵本就不常用,倒是它設計了fn+insert鍵的方式來取代print screen)。除此之外,其他功能倒是差不多,可以當成標準鍵盤來使用。

切換裝置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按下F1,F2或F3,預設F1是電腦(和羅技的USB adapter連線),所以建議其他裝置用F2或F3藍牙連線,為何要提這個?因為我剛拿到鍵盤很開心的就把F1設成手機藍牙連線,結果就把預設的電腦連線蓋掉了,要改回來得找一台電腦安裝羅技的unifying才能重新設定(我剛說了,找台能裝軟體的電腦很麻煩)。

使用上,因為我還是以電腦作業為主,所以我的fn鍵預設是鎖上的,也就是平常按F1就是F1,有需要切換的時候再按住fn+F1(或F2)來切換裝置,因為我太常使用F2來修改檔名了,每次都要按fn+F2才能修改檔名太麻煩了。另外,多按一顆鍵才能切換裝置也能避免誤觸。

最後,隨鍵盤附贈的分離式手機座

還蠻好用的。

羅技應該也順便把它開發成無線充電盤,哈。

至於為何我想要使用外接藍牙鍵盤?

因為我有些時候會需要用Line等即時通訊軟體回覆工作的訊息,用手機回實在有點痛苦,過去我會在電腦上打好再用pushbullet推到手機上,不過既然都要推到手機上,好像直接在上頭弄一弄來的乾脆。另外,就是我的Evernote有點私公混用的狀態,我實在不想在公司電腦上用Evernote卻把我的私人紀錄都同步到公司的伺服器上。以前我是用自己的淘汰電腦,搭配Aten多電腦切換器,但我的舊電腦實在是超級慢(系統還是windows vista…),很多東西都裝不上去了,目前也是閒置狀態。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36ftX5N

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韓國紀行

可能是要模仿老虎堂?

沒什麼,不是要講韓國有多棒,因為只待幾天且都在觀光區,並沒有實際接觸韓國的庶民區(最庶民的大概是南大門市場)(沒有政治隱喻…謝謝。),沒有全面看到,我也不想發表太多意見。

但其實我覺得韓國街道的感覺,跟台灣也沒差很多,就只是語言不同和他們的店員可以大喇喇的邊顧店邊玩手機(不過也是充份利用時間,就沒人是要假裝忙什麼)。

首爾林

只有一點,我覺得仁川機場實在是比桃園機場好多了。我這次是半夜開車到桃園機場,所以我沒有機會搭機場捷運(另外,我不住雙北市,要搭機捷也是很困難。),車開到「航空城)區域時,就進入由施工用的鐵皮架成的無頂隧道,讓我回想起去年來也是這樣,前年來也是這樣,好像永遠在進行著工程,只是鐵板移了位置或者上面的彩繪變了,到底是在蓋什麼偉大的東西咧?

建物內的動線也非常有挑戰性,我去年來還找不到連接一二航廈的接駁電車。

但也有進步的地方,為了節省人力推出的自助掛行李服務,可以避免排長長的隊伍,它們還有一種碰在一起就會黏起來的行李條,非常新奇。所以現在不用排隊報到(可線上先辦)、不用排隊掛行李、也不用排隊證照查驗(走自動查驗台比較快),唯一要排隊的可能就是安檢了。

也許有人會覺得把機場弄大弄亮只是虛榮,但對於第一次到這個國家的客人來說?對這個國家什麼都不瞭解的狀況下,如果一進來就有良好體驗,不是更有機會引發他們對這個國家的興趣嗎?

我猜是珍珠奶茶的諧音?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P3ePkR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對各界狂推各種mobile pay的猜想Part.3(系列最後一篇)

本篇是想臆測各方立場(背後所涉及更高深的商業策略談判或折讓,多為營業秘密,就不是我能猜測的了。)

其實我不完全否定我朋友的說法,應該是說我認為人們對各種問題的看法都應該是以光譜的方式排列,但為求簡便,所以多以對錯二元化議題,而忽略更多人的看法其實並非極端支持或極端反對,而是40%反對60%支持、30/70或22.789/77.211..或根本有其他想法…

銀行端

所以我認為銀行或店家的確有在收集使用者產生的數據,各種各樣的數據。然而數據並非全然有用,亦需分析才能顯現它的功能。目前,我覺得對銀行而言,使用者何時何地消費,買了什麼?等數據似乎現階段不太重要(但也有可能我已被摸透,而不知不覺被引導消費),更重要的數據應該是使用者繳帳單的習慣,如繳費時間(收到帳單就繳?還過幾天才繳?每次都到期限前才繳?或有拖延付款的習慣)、繳費方式(自動轉帳?現金繳?手動轉帳?)等。

掌握這些數據可以估算現金流,更精準的預估每天可收款的量,作為放款或投資的決策因子之一,試想如果眼前有筆投資有九成概率可以賺進10%,又知道明天有一票錢要進來,是不是可以比較放膽投資?(當然實際上的操作應該是更複雜。)

店家端

對店家而言,設法讓消費者更無痛付款,當然是最重要目標,用行動支付或者信用卡,付錢時完全不會碰到錢(非專業心理學研究,純粹使用者經驗),付錢不會那麼痛,特別是某個關注已久的標的突然打折時。

有些支付,如某超市pay因為包含儲值功能,信用卡儲值可以拿到5%回饋(以某信用卡儲值300元回饋150點[新台幣15元]為例),店家在消費者實際發生消費前(信用卡帳單還是要付,銀行還是要付錢給超市),可以先將錢拿去投資,也有機會為公司爭取更多獲利。

用戶端

就是方便,賺回饋。

除此之外,真的有點麻煩,各種pay要搭配指定信用卡才能回饋或回饋趴數不同,買個東西像是數學考試。

完。

非專業猜測,歡迎業內人士分享指正。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qJcHqn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對各界狂推各種mobile pay的猜想Part.2

那店家幹嘛要配合銀行,笨到2%不自己賺?我覺得若不是店家把手續費算到售價裡,就是殺低毛利搶市佔,總之賠錢生意沒人作。而這一切,我認為是為了讓消費者購物過程遭遇的阻礙最小化
傳統購買情境是先思考這個物件的售價合不合理、是否願意或有無能力負擔(也就是會不會買了以後要3天不吃不喝),確定OK後拿出錢包,哎呀,錢不夠,只好下次再買了…那如果是刷卡呢?還是要拿錢包出來,一不小心就瞥見一張鈔票都沒有,手頭有點緊,只好下次再買了…如果是行動支付呢?說不定剛好手機就拿在手上…所以銀行應該也樂見行動支付日漸普及(畢竟,首先你需要先有信用卡。)
另外,刷卡或行動支付具有遞延特性,當下不需掏錢,比較不痛,就是數字跑來跑去而已,一切等帳單寄來再說(這個過程當然還是應該基於前述的理性購物判斷)。而且人們可能因為沒帶皮夾沒辦法刷卡,但手機?我通常不會忘,或者剛出門就發現…

至於為何有些銀行要燒錢推出高回饋卡?我認為不太可能全跟平台收取,因為最終會反應到價格上,但衝高發卡數,只要有一部分的人用到循環利率…或創造更多現金流入,拿來放貸、投資都很好啊,高殖利股票買個幾百張,收益要到10%應該對他們也不難,也輕鬆cover付給消費者的回饋,以一般消費還不錯的玉山pi卡為例,它回饋2.5%,網購最好的玉山熊卡回饋5%、超商8%,循環利率的利息都輕鬆勝出,何樂而不為?但您可能認為循環利息畢竟不是每個用戶都付,所以我現在要繼續往下談行動支付、信用卡和大數據收集的關聯。

非專業猜測,歡迎業內人士分享指正。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rOgfaW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對各界狂推各種mobile pay的猜想Part.1

最近與朋友閒聊提到台灣各式的行動支付,朋友語帶警示的說:「對啦,你是不用付手續費,但銀行也偷偷收集你的資料,免費的最貴。」
我當然理解試圖瞭解各方對收集數據的努力,只是我認為他們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擴大佔有率,搶客戶帶來現金流量,我不敢說會不會有惡意的用途,但至少目前為止,各家銀行\零售業者的目標應該仍然是提高刷卡率。

其實行動支付尚未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時,我就思考過這個問題,只是當時對象是信用卡,起因是各處積極的信用卡業務讓我好奇到底銀行為何如此積極?

我粗淺認為對銀行來說,刷卡最直接的利益當然就是刷卡手續費了,提供刷卡的店家多需要支付佔售價一定比例金額作為手續費(較常聽到的是2%),所以過去才會有店家不願意提供小額刷卡或現金享特價之類的作法。

以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的說明,這筆錢是讓收單機構到簽約店家裝設簽帳設備與保養等,這點就彈性非常大,因為隨著各店的經營狀況與單品售價,這個手續費終將累積成一筆非常大的金額,而銀行端可以透過大量採購降低單機價格,教學、故障排除等在上軌道之後都不用再支出,所以只要達到一定規模,其成本就更低。因此手續費當然對銀行非常重要,無論是發卡銀行或是收單銀行,這點就和網購平台一樣,本身並不提供商品,單純賺手續費。
金管會銀行局公開資料可以看到107年國內總簽帳金額為2.6兆、106年為2.38兆新台幣,2%可是400~500億的利潤啊。想想過去夜市、飲料店都不能刷卡,如果這些地方都可以行動支付,你想想…我可以一年都不買任何用品,但飯總要吃吧…

第二就是循環利息的費用,前面的資料可以看出107年1,139億、106年是1,111億,各家銀行循環利率通常在10%以上,所以光是循環利息也是一筆可觀的收益。(而且,總是會有人偶爾忘記繳費吧…)

非專業猜測,歡迎業內人士指正。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CxwWd5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走吧!-記得不要讓腦子閒著PartIV android手機如何發出比較貼近台灣的腔調

我一直很倚賴手機的朗讀功能,但不管是iOS或者是android的中文朗讀都有一種中國的腔調,畢竟台灣實在很小,國際大廠也不想花人力再作在地調校,說歸說卻一直沒有解決的方法,另外就是android pie如果文字轉語音選擇中文,遇到英文時會逐字母讀出,而非逐字,聽起來很難過。

我一向就喜歡無謂的堅持,所以我在網上搜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而我發現我國科技搖籃工研院就有一項計畫是有關文字轉語音技術,甚至能轉成台語,但可惜的是它只有web服務(話說我也沒有成功在它的網頁唸出我輸入的字串)。但我在另一個網頁發現用這個引擎開發的apk,不僅變為男聲,且腔調比較在地,遇到認識的英文單字也會唸,缺點當然就還是破音字的問題,但已經聊勝於無,不過也希望工研院持續改進精進,畢竟台灣中文使用者少,大廠不會花心力開發的。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335BAdC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通勤時間,好好唸書。

小孩出生以後,我開始搭火車通勤,也開始有多的時間唸書,過去大概都是家事作完才能翻個幾頁,所以近期的通勤時光還真的過的非常快速也非常快意。

每天上下班將近二小時的時間,過去都是在車陣中度過,現在彷彿撿到的…

真心推薦通勤時間長的大家,好好利用這段沒人打擾的時間,畢竟現代人連時間都被壓搾的一絲不剩了。

但我本人體質是軌道交通工具比較能讀,公路客運連看手機都要頭暈啊…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35YLMqz

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走吧!-記得不要讓腦子閒著PartIII讓手機幫你朗讀長文章

記得我曾提過我訂了端傳媒的事嗎?我還是喜歡邊作家事或邊走路邊聽文章,尤其有了小孩以後,我有更多待在廚房洗奶瓶的時間(現在又加副食品製作工坊),所以我更常聽文章了。

但自從我換回android手機以後,就沒有iPhone的3指下滑朗讀功能了,而且android並沒有類似功能,我試過無障礙設定的隨選朗讀,但把螢幕關閉它也就不唸了,而且不會自動捲頁,明副其實的把畫面上的文字讀出;也試過把網址寄到Pocket再唸出,但因為端傳媒需用帳號密碼登入,所以Pocket的引擎也沒辦法解析文章內容。Instapaper也是類似情況,但iIstapaper的主機接受email寄送文章內文,所以勉強可以達成,只是一篇篇複製再貼上也太累。

幾經搜尋找到T2S這個app,透過內建瀏覽器登入取得文章全文即可將頁面上文字讀出,雖然仍因頁面配置連一些選單文字都會讀出,但至少螢幕關掉不會停止,也會捲頁,算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式了。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ndY2BE

2019年9月27日 星期五

Flow fb 測試

歷史書籍,所以我也喜歡讀各種雜誌,跟各種營養都要吸收的原理相同。

過去我都是到以前學校的圖書館讀,但我現在能讀書的時間多半是在通勤或者作完家事忙完小孩的空檔,實在也沒辦法特別跑到圖書館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n5hFLW

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用hyread讀電子雜誌

我一直以來都喜歡讀書,因為書是一種密集知識載體,只要願意,人們可以花幾小時到幾天的時間,讀完一位作家嘔心瀝血的作品。

但有時也會覺得只讀書是不是太難接收比較新的趨勢,尤其我多半讀歷史書籍,所以我也喜歡讀各種雜誌,跟各種營養都要吸收的原理相同。

過去我都是到以前學校的圖書館讀,但我現在能讀書的時間多半是在通勤或者作完家事玩完小孩的空檔,實在也沒辦法特別跑到圖書館,當然也錯失許多讀文章的機會。

無意間發現我的其中一個母校圖書館有購買hyread的電子雜誌權限,而且校友也可以使用,一時之間如獲至寶,雖然我覺得hyread的app使用者界面不友善(無法雙指縮放呀…),但對文字的渴求,還是讓我讀了好幾本雜誌,只能說科技的進展真的非常驚人。

近期最合胃口的是小日子月刊,想起我年少時在台北街頭無聊閒晃的悠哉感。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mB1c1V

Microsoft flow 測試

這是內文

Aj#sjjssjjsksksksk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30ivs4G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Notion,會是新的筆記本選擇嗎?

多年來,我都用Evernote當作我的預設筆記程式,他的表現也算中規中矩,只是我一直覺得它提供的格式選項甚少,搭配使用有時也不挺順手,如它的數字編號似乎有個奇怪bug,只要不小心把編號取消,再編回來就會從1開始。

另外,我想在網路上擷取的教學文章裡插入個人註解時,只能用顏色或螢光筆區隔,時間久了就容易把自己的註解和文章重點混在一起。

近日不知在哪看到notion的介紹,覺得也該是時候用看看新的服務。

老實說,剛開始用notion,實在不大熟悉介面,但這也難怪,畢竟彈性大就表示要調整和學習的東西更多,不過很快就會適應。

notion的文字輸入介面乍看和一般文字編輯器差不多,但它用的是區塊(block)的概念,每一段都可以是一個block,比較偏向html語法(我不確定是否可稱為html語法),每一塊可以獨立設樣式,對比evernote僅能為文字或者程式碼區塊,notion提供heading1-3、quote 、code、bulleted points等不同選擇。

Notion 是非常有彈性,也提供許多不同種類的範本可以使用,但似乎讓我有點眼花繚亂,所以我現在用的多半是預設不帶太多格式的範本,或者是用notion的web scraper把教學文章抓下來,再依需求插入不同block,如我自己的中文翻譯、從別的網站參照過來的文章和連結跟當下的想法,讓我下次看到這個段落時還能回憶到底上次想通了什麼。

覺得是個還不錯的工具,日後若有其他的發想再分享。

對了,可以用我的邀請碼,你創帳號賺10元美金(可以用來抵月費),我賺5元。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LOimlm

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Google行事曆的快速連結III

前文提到我用程式自己跑google行事曆的快速連結,但最後自己開啟瀏覽器這一哩,我一直沒辦法讓程式自己正常動作(行程變成亂碼),只能把連結複製到剪貼簿,再手動開啟瀏覽器貼上。

後來終於有所突破,原來是因為我用的python 2在中文編碼上的問題,才讓我一直卡關,未來改用python 3或可更簡單解決問題。

import webbrowser

mozilla_path=’瀏覽器路徑(我是用firefox)’

webbrowser.register(‘firefox’,None, webbrowser.BackgroundBrowser(mozilla_path))

webbrowser.get(‘firefox’).open_new(urlString.encode(‘big5’))

原本沒有轉碼的網址,打開瀏覽器後,事件名稱有中文的部份都會變成亂碼,encode成Big5碼後就沒這個問題了,可以正常打開firefox,然後我只要檢查有沒有錯誤,按下確定就可增加行程。

我把上面的程式碼加Tkinter的按鈕,按下後可生成google行事曆之快速網址,並且打開firefox連結前述網址,節約了一些動作,好像也還可以。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ToDJ0f

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小米自拍棒Nokia 8.1相機無法連拍的解決之道

我覺得小米支架式自拍桿是不錯的產品,可以遠端搖控又可以當三腳架使用,但自從我改用Nokia 8.1,原有的相機每拍一張,要拍第二張再按一次搖控器的快門就會跳到相機選單,非常不便。雖然我想過改用gCam,但gCam的前鏡頭拍起來的品質真的沒有很好。

我問過Nokia和小米的客服都沒辦法解決,然而,我無意間發現只要到選單裡把場景偵測打開就可以解決按第二張就進選單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yGxLOM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副食品 南瓜泥X德國Weco玻璃罐 南瓜布丁

孩子吃到南瓜囉,雖然他沒有很愛,可能太乾顆粒大,不過還是吃完。然後,就又得到3/4顆南瓜。

原本想煮成南瓜湯(剛好煮煮用美膳雅攪拌棒打),不過夏天實在不想喝湯,試看看把它作成布丁好囉,美味又清涼。

一樣先把南瓜去子、切小塊、蒸熟、打碎、放涼,所以應該是可以整顆蒸熟,挖一點作副食品,剩的拿來作布丁。

原料建議比例如下,以100g南瓜為基準,方便用南瓜重量來換算(畢竟南瓜是看孩子吃完剩多少…)。

400g牛奶、砂糖15-20g(喜甜多加)、蛋3顆

首先,在炒鍋裡放點水,放上蒸架,開小火煮水,如果後面步驟作得夠快,布丁一作好就可進鍋蒸,不然南瓜放久會沉澱,若能趕快蒸了凝固比較不會分層。

先把糖和牛奶放到攪拌盆,稍微攪到糖融化。拿另一碗把蛋打散,再倒到攪拌盆,然後加入南瓜泥,攪勻後,倒入適當的容器。

我這次用的是Weco的玻璃罐,用漂亮的容器裝著真的看起來更好味(浮華),哈哈。倒好以後用鋁箔紙蓋著放到炒鍋,蓋上鍋蓋,蒸10-12分鐘,取出放涼不燙手後就移到冰箱裡(當然就可以用Weco的蓋子了)。

冰涼一天就可以吃了,我這樣吃就夠甜,沒有再放焦糖了,不然融點糖放上去應該是不錯。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KcGGg2

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大人小孩一起吃副食品 十倍粥X豆腐粥:皮蛋瘦肉粥X皮蛋豆腐

最近開始幫小孩準備副食品,醫生說連續吃同一種食物三天,再換下一種,順序是米湯>青菜>根莖類(地瓜、南瓜)>水果。

但因為小孩吃的量實在很少,米湯煮了其實放幾瓢去冷凍就差不多,剩下的我就得自己吃掉,但光吃米湯實在無味。

基本上,米湯是從十倍粥開始,我也不想一次煮太多,所以我都只用一點米,我用0.2杯(2格)作基準單位,十倍粥就是配2杯水(20格)、七倍粥配1.4杯水(14格)、5倍粥是1杯水(10格),外鍋放半杯水,煮好後悶十分鐘再用我妹給的Cuisinart 美膳雅攪拌棒把它打糊。

雖然我已經儘量煮少,但都還是會剩,那怎麼辦呢?我發現打的碎碎的米粥跟我幻想中想煮的皮蛋瘦肉粥不就是一樣的東西嗎?就買一盒皮蛋、醃點豬肉絲,煮成皮蛋瘦肉粥,美味。

小孩吃了幾天米湯後,想給他添點東西,看了書,知道可以加豆腐,那就買塊嫩豆腐,挖一角壓到米湯裡,小孩吃的也開心。但,就又得到0.95塊豆腐,怎麼辦呢?想到上次的皮蛋,就作成皮蛋豆腐囉。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Z8L7Po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Google行事曆的快速連結II

上篇提到,我的小程式只幫我略去打開瀏覽器的步驟,但其實我的終極目標是儘量減少敲鍵盤,所以我想讓程式幫我先輸好一些東西。所以如何設計出現在Tkinker視窗裡的預設值就是另一個思考的重點了,但如何讓會議名稱和日期自己更新呢?

以下為個人工作之經驗,也許無法套用到你的工作,但希望能給你們踩著前進,得到些略微的啟發。

因為每週都開會,名稱基本上就是數字一直增加,其他文字都不動,這個程式最初是須我手動改掉數字(但我還是要記得到底現在是第幾次…),所以我在這裡用本週是今年第幾週和會議次數的差,計算下次是第幾次,然後直接在程式打開時就作為預設值,缺點當然是若中間略過一次開會就要回到程式去改,不過目前先這樣頂著用,我已有另一想法,但等有空再弄了。

要先import datetime,這個會一直用到,再呼叫datetime.datetime.now().strftime(“%U"),其中%U可以回傳現在是今年第幾週,其他參數可參考這裡,後面的68就是次數和週數差值。

Import datetime

dangZhou=str(int(datetime.datetime.now().strftime(“%U"))+68)

另外,這個會議都是禮拜一上午10點開,所以時間的部分就固定,但日期的部分我想要自動計算下個禮拜一的日期,所以我上stackflow找到了以下這一段簡潔的程式碼,2行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真是厲害),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複製了這行程式碼,第二行nextMonday(datetime.datetime.now(),0)裡的數字就是選擇要禮拜幾,週一是0、週二是1…以此類推。後面的.month是取月份值,改成.day可取日期。

import datetime

nextMonday = lambda date, day: date + datetime.timedelta(days=(day-date.weekday()+7)%7)

monthNext=nextMonday(datetime.datetime.now(),0).month # 0 = Monday, 1=Tuesday, 2=Wednesday…

今天先說到這,下次再聊。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NXieEs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Google行事曆的快速連結I

前一篇有提到,我啟動這個實驗的源頭就是想找一個方法讓我可以更快的把會議資訊輸入google行事曆。過去我得把打開Firefox,點書籤列的google行事曆,然後按加入新活動,接著開始輸入會議資訊,好多步驟,而且規律性很高,也毋須動腦。我又想,收到開會通知的人又得重覆以上步驟…有沒有辦法把我打好的東西變成一個連結,其他人就不用像我一樣再重作一次(在我的公司分享行事曆這種作法是不可行的,就是要用email通知)。

但研究研究發現這個連結,我自己就可以先用。我應該是google到這個方法的,只要把以下連結的粗體部分改成你要的東西(但它時間格式是GMT+0,台灣是GMT+8,所以如果是上午10點開會,就要減8小時,輸入020000,結束時間也是相同原理,這裡是上午12時結束,24小時制),複製貼到瀏覽器就可達成我的目的。

https://www.google.com/calendar/render?action=TEMPLATE&trp=true&sf=true&output=xml&dates=20190701T020000Z/20190701T040000Z&details=會議名稱第21次戰情會報%0A註解欄位不填沒差&location=地點&text=

然而,儘管這個簡單的手法就可以解決,我還是覺得有點不直覺。時間格式要簡單加減,難保哪天心算算錯,或不小心多刪掉這長串連結裡的一個字母造成錯誤,要逐個字確認實在太耗心力,這種不會變化的東西,就讓程式自己跑吧。

所以要一個視窗來讓我輸入會議資訊,讓程式來幫我作這個減法,所以我學了Tkinker這個外掛,然後順利寫一個簡單的程式,按下按鈕就會把連結放到剪貼簿。其實當時很想直接打開瀏覽器把網址放進去,我只要按確定就好,但因為我用python2,網址中文編碼的問題一直沒解決,所以反而是最後完成的。

從這個小程式最初的產生連結,基本上我就是減去了打開瀏覽器的動作,其他還是要自己弄,所以後續又有些改良,但想留到下次再聊。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LOlyiu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如果某些工作只是在電腦上日復一日的重覆,推薦你學習python。

我的單位每週固定要召開專案會議,請大家來開會,會議前得準備會議簡報(pptx檔)、簽到單(docx檔),會後要寫當日會議摘要(odf檔)、會議紀錄、追蹤事項和內部公文簽(ifd檔),最後發給參加會議的單位。

會議本身談論的事務充滿不確定性,但它的後勤工作非常重覆,當然手作也是花不了幾分鐘,包括建一個新的資料夾,並且用本次會議日期和名稱(就是把第幾次再往上累加。)當作資料夾的名稱。然後在這個資料夾下面建2個資料夾分別叫會議紀錄和會議資料,然後再把會議簡報、簽到單、當日會議摘要、會議紀錄、追蹤事項、內部公文簽和發文格式檔分門別類的複製到作好的資料夾,把檔案名稱改成新的日期和會議名稱,然後再打檔案打開,把裡面的日期和會議名稱更新,然後再到google行事曆用這個日期和會議名稱建一個新的行程。

每個步驟的動作都不同,但都和會議日期和名稱有關,也就是說如果我用python生成這個字串,我就可以用好多次,那為何我不試試呢?

我花了一些時間,用python寫了一個程式,除了前面提的odf檔我還沒辦法改以外,其他的東西在一秒內就可完成,好有成就感。(有輸出log,紀錄動作的日期和時間,發現每個動作發生在同一秒)

省下時間是不多啦,但可以擺脫重覆真是令人心情愉悅(尤其可以避免錯誤)。

而其實這一系列實驗都從google行事曆開始,下回再說。

註:我並不是科班出身,所以我的作法不會是最好,但我也許有機會從看到文章的各位學到更好的作法。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2XEjMqB

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厭倦了市面上的幼兒安撫音樂了嗎?試試Vered。

我自己喜歡聽音樂,我也喜歡讓我家的小嬰兒聽點音樂,另外,我覺得人類天生就會隨音樂而律動,除了常和寶寶說話刺激他的聽覺和反應外,來點音樂應該也不錯,當然還是輕柔的音樂為主,畢竟這和飲食一樣,不應該一下就口味太重。

先前的文章提到我訂閱了apple music,所以我現在多是使用它來放音樂給我小孩聽。apple music裡有專給嬰兒聽的古典樂曲或中文兒歌,都非常適合嬰兒聆聽。然而,我也想放些非傳統的兒歌,這部分西方是作的比較好,國內的兒歌多是老調新唱(但如果有新歌新唱也歡迎推薦給我),西方則有些專門為嬰幼兒製作的現代歌曲(而不總是Old McDonald had a harm)。今天要推薦的就是Vered 2015年的Hello my baby和2011年的Good morning my love專輯,這兩張專輯都是要傳遞和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床的招呼、洗澡、遊玩和睡覺,有輕柔有躍動,而且也可以讓小孩開始接觸不同的語言(懂不懂在唱什麼不重要)。

我非常推薦,如果你也想給孩子一些不同的音樂,可以試試。



from WordPress http://bit.ly/2FsoRbi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Nural

我的Taotronic BH07藍牙耳機近日有一邊壞了,在這個時代,除非自己修理,否則大概就是丟掉買新的,而我還真的不會修。

原本想再買一組新的藍牙無線耳機,但上網一查發現真無線耳機的價格已今非昔比,還記得一年半前購買現用這組耳機時,真無線耳機已經出現,但價格仍高,而且選擇也不多。但最近一查,發現市面上已存在各種不同等級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當然價格隨功能增加),所以我決定買一組來試看看,後來決定購入Nural NT01B。原本想買Taotronic BH052,但它的造型實在有點像玩具。

實際使用上,雖然我已經用了最大的耳塞,但剛開始使用的幾天,還曾經不小心在洗奶瓶時掉到水槽裡,好險當時水龍頭沒開,不然就…然後也曾經在下火車脫口罩時跳到月台地面,如果跳到軌道上也是有點尷尬,但現在可能耳塞已開始習慣耳朵變得較服貼,就不再有掉出的窘況。

至於音質,我覺得還算清晰(我木耳),只是它與我的Nokia 8.1搭配使用時,還是有音量不容易調整,跟我喜歡的聲音段數有時剛好介於兩段間,怎麼調都不對的困擾,不過整體而言,少了一條線真的方便不少,也不會有聽診器效應影響聆聽體驗。

廣告


from WordPress http://bit.ly/2FgpYuD

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

我想你會變成這樣都是我害的-Tizzy Bac

本篇有點懷舊情懷。

我實在是很讚嘆時代的改變,最近很常用Apple music搜尋我十五年前聽的專輯,也真的是由衷感受到科技的進步,從錄音帶、CD,一直過渡到曾經充斥網路的MP3(還記得火紅的mp3播放軟體winamp嗎?),記得當年還有論壇每天發布312kbps的整張專輯,到後來妾身不明的kkbox(現今的經營模式似已不同),然後有一段時間youtube滿足了我聽很多音樂的想望,而後好像中斷了一些時間,然後就是spotify,再來apple music也出來了。

週六在電視上看到菊花夜行軍15週年演唱會,然後發現apple music有《菊花夜行軍》和《15週年重新混音版》的專輯,就聽了個暢快,然後接著聽陳建年的《海洋》,都是我年少時聽過的。今天晚上突然發現Tizzy Bac的很多專輯都出現在apple music上,就把《我想你會變成這樣都是我害的》又聽了一次,這可是我在東引當兵時週日島休的精神良藥之一啊(當時還訂閱了kkbox但一週只能用一天)…好像東引的豔陽和海風又重現眼前,仔細想想,赫然發現那已是十年前了。

這個服務滿足我弱冠時想聽遍各種音樂的夢想,猶記得我流連在唱片行思索手上有限的錢該用來買哪一張專輯,當時的試聽檔都是30秒,哪想的到現在隨便就可以合法聽到想聽的音樂,甚至是到一種聽都聽不完的冏境(跟有趣的書和線上課程永遠看不完一樣)。

不過,這樣似乎也挺幸福的。



from WordPress http://bit.ly/2ZfiHCT

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

中斷的天命by Tamim Ansary

印書館刻字工的FB發布本書出版電子版的訊息,引發了我對它的興趣,而且我一向都想瞭解伊斯蘭不同教派的來源,比較大的分歧當然是以服膺聖訓為主的遜尼派,或追隨先知血脈隱世伊瑪目的什葉派,當然更有伊斯蘭創教以來,這一千多年來隨政治與環境而生的不同主義。雖然以我的習慣,我還是先到圖書館借了試讀,一讀之下就放不了手,這是本非常有趣的歷史書,可以補足台灣教育體系甚少描述的中東、中亞及南亞歷史(我的印象好像突厥是漢朝外患,出兵打了很多次,然後,好像就沒有然後了,似乎也沒有特別強調突厥和鄂圖曼土耳其的關係,然後再來就是唐朝的大食,也就這樣而已。),甚至對前述地區與歐洲的關係作了非常具體的描述。

從先知接受天啟開始,一路描述伊斯蘭教如何從阿拉伯半島出發,擴張到西班牙、北非與印度次大陸。雖然我知道蒙古當年曾經一路打到歐洲,但我不知道蒙古人也被伊斯蘭教收服了。書裡當然詳述了為人所知的什葉派和遜尼派的來源,跟為何伊朗以什葉派為主的緣由,並且介紹了其他的伊斯蘭支派(或者說是不同主義)的起源和發展背景。除了中東和印度,更提到文藝復興、歐洲宗教改革和工業革命對歐洲的影響,東傳的立憲君主概念和不對等的實力,更對伊斯蘭世界有巨大的影響,可以說富含滿滿的知識(專有名詞也已英文原文標示),我還沒讀完就訂購了一本放家裡珍藏。

除此之外,也能理解中東在近代身處大國博奕下的無奈,及20世紀重要戰略物資石油對該地區的影響。也能見識到國際政治的現實和詭譎,身處美蘇冷戰下,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的拉攏與排擠思維與一連串歷史事件造成的混亂,跟大國爭奪石油利益下所產生的仇恨與爭端(如為何伊朗如此仇視美國)。當然冷戰已過去,不過現實的國際政治公式,似乎仍舊存在。而媒體將所有穆斯林描寫成恐怖份子的形象亦欠公允(當然極端主義份子是存在,不過不是全部,也不是僅有回教,緬甸也有佛教極端主義份子,更別提希特勒篤信基督教了。)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我還該要去讀波斯史、鄂圖曼土耳其史、歐洲史跟近代史,雖然本書對近代伊斯蘭世俗運動等新潮流之影響及各個當代國家歷史都有所著墨,但篇幅比較短…應該是說這些事件都應另以專著討論,所以這本書給了我個開端,似乎有很多知識需要補齊,也可藉此多讀不同觀點的歷史。



from WordPress http://bit.ly/2Klb3Tk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恩典牌嬰兒床換輪子

我家的孩子(或者說是我)很幸運,一出生就有好多親戚的恩典牌用品紛至沓來,家中的嬰兒床也是住附近的同事送的,是童心這個牌子的原木嬰兒床。當然有使用過的痕跡,但這也是歷史的累積,我並不在意,畢竟整體而言仍是運作正常。不過東西用久了,難免有些零件需要更換,或者該說,換了以後可以延續它的生命,繼續服務。

我這次的問題就是輪子,現在的輪子,除非是特殊用途,不然多是塑膠輪,用久了多會不滑順(變形或磨損),但我的輪子是因為塑膠套管老化,所以會脫落。

但這也不挺難,稍微量一下尺寸和插銷長度,上網買一組來換就是,也很便宜,一組4顆含運費240。

不過貨到時發現套管尺寸不太合,尖端太粗,只好切掉上緣,只留下端,但也因此沒辦法和插銷緊密組合,而且套管和嬰兒床洞也還有空隙,鬆鬆的。靈機一動想到木工如果遇到上太大會塞牙籤再鋸斷,我改用紙片試試,看起來還不錯,靠近輪子那彎折起來的部分是讓手可以抓住的,不然插銷一頂紙就跑進去了,為了美觀事後再切掉就好,塞進嬰兒床,非常緊密,一切OK,收工!



from WordPress http://bit.ly/2M5XgCv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月子中心的選擇-爸爸的觀點

grayscale photography of man carrying baby

我對於月子中心的選擇並沒有太多意見,我只是認為月子中心似乎都是以媽媽為導向,如果可以多花點功夫在爸爸身上(雖然爸爸沒有實際生小孩,但也是得全心投入照顧。),會讓人覺得更貼心。

其實太太和我都不會特別想要眾多親子部落客推薦的無敵窗景(在台北市要找窗外有枝葉扶疏有難度)或華麗餐食(營養就好,當然要兼顧營養和美味有其難度,不過可以有點變化),畢竟生完小孩其實有太多事需要學習(也許第2胎會比較放膽享受?),有多少華麗的設施也用不到,需要的只是安靜休養的空間和時間,所以更重視感覺。

我們這次住的是位在南京東路的某月子中心(名字我就不寫出了),在住宿的20天內,有些感想,不知能不能放諸全台北的月子中心,但我只希望提醒大家未來選擇月子中心時也可納入考量,從爸爸的觀點。

首先,最大的衝擊也許是親餵與否,更正確來說是親餵的頻率,也許很多爸媽覺得一定要全親餵,但我們家是希望讓媽媽有更多時間可以休息,加上我們家的乖寶寶既吃母奶也吃配方奶,所以我們更不堅持全親餵。為何會提到這個呢?是因為我們入住月子中心後,接待的護理師詢問我們是否親餵,延續在醫院的經驗,我們不假思索的答應了,但實在是不知道親餵的頻率這麼頻繁,感覺像是餵完沒多久,護理師就又打來說寶寶餓了要推過來,說實在這樣媽媽實在沒辦法好好休息,如果又是無法瞬睡的媽媽更是痛苦,所以搞了1天之後我很小人的覺得護理師一直設法製造母嬰同室,好減輕負擔(後面再提為何我會這樣覺得)。我看我太太實在受不了,所以我就跟嬰兒室說如果媽媽情況允許(不累的情況下),奶脹時我們會主動詢問寶寶是否剛好要吃奶再送來,其他時間我們會把奶擠好送過去讓他們用。所以,月中有沒有提供好用的電動擠奶器,要列入選擇重點之一。這家提供的combi自然吸韻雙邊電動吸乳器就不錯,後來還自己買了一組。

第二,很多人會關心護理師(保母)/嬰兒比,這點是非常重要,但我認為多數月中的人力配置都還是緊繃的,所以參考價值不大。我認為應該要詢問的另一重點是,嬰兒可以全天候待在嬰兒室聽宣嗎?像我這次入住的月中,每晚8點-9點半是嬰兒室消毒時間,所以強制要把小孩送回房間。身為一對愛小孩的父母,我們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我們也可以趁這個機會學習換尿布或餵奶的技巧,但我不認為月子中心可以用這個為理由強制規定小孩推回來的時間。試想,如果爸爸加班或者臨時有事怎麼辦?媽媽剛生產完還在恢復,生心理都還在適應,還被強迫要處理孩子,如果剛好又餓又要換尿布,媽媽的心情誰來照顧呢?所以我認為下訂前一定要詢問是否有每日強制母嬰同室時間,不是不願意同室,是有個心理準備(所以我後來才會一直覺得護理師想方設法要把小孩推回來)。

最後,隔離室的數量一定要確認,隔離室是幹嘛用的呢?新生兒通常都不會帶出門-除了打預防針或者黃疸指數升高須要照光治療除外,月中通常都會規定新生兒出門回來得隔離24或36小時。也是合理,畢竟身為一個爸爸,我也不想隔床的嬰兒帶了個病毒傳給我的孩子。但本次入住的月中只有1間隔離室,也就是說,如果那間隔離室剛好有人在用(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在用),孩子就得推到媽媽房間隔離(但費用還是沒有減免,雖然可以累積點數換贈品,但我們寧願不要贈品),那這樣該媽媽不得休息了…這樣有合理嗎?再次重申,我們不是不想自己照顧,但花錢住月中,也就是想讓媽媽好好休息,作為懷孕婦女-媽媽間的緩衝,讓媽媽有時間學習,而不要一下被眾多改變搞得心情緊繃,不然我就回家請長輩協助就好,何必花錢住月中呢?而且預防針的時間可以調整到出月中再弄(我們這次就是這樣調掉),但嬰兒常見的黃疸得儘速處理,通常月中也沒辦法提供照光服務,一定得送到醫院,回到月中變媽媽不能休息,我覺得也不妥。

不過,說歸說,畢竟我們也是第一次住,也許市面上的月中多是這樣,也或許選擇更頂級的月中,多花點錢就不會有上面的問題了(所以我沒有把月中名字寫出,畢竟我沒住過其他的)。



from WordPress http://bit.ly/2VllAzL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華氏451(Fahrenheit 451°) – Ray Bradbury

講到消防員,大家都會想到他們以撲滅火災為業,但在華氏451所塑造的未來美國裡,消防員接到警報後,反而需要提著煤油桶,直奔目的地,燒燬一切事物-特別是書籍。

是的,在這個世界裡,持有與閱讀書籍是有罪的。
作者在跋裡說明本書是發想自各種不同的審查,青少年讀物審查因審查委員認為某些字眼少年不宜而刪節,作者認為這點對作者極不尊重。另外女性主義者對劇本沒有女性角色而大發雷霆也是作者認為極不合理的質疑。不禁使人想到,持不同立場的主義者為了「平等」、為了捍衛自己的立場而不許其他人設計自己的故事(無論有意或無意),對他人的立場口誅筆伐,難道可得到真正的平等嗎?
這也是為何書中的世界設定在為了保護不同族群,把所有文學作品變很扁平,趨向安全,終至消蕪,只為追求所謂平等。
我初讀此書時,以為又是一個政府消滅知識,讓人民變得愚笨以順從政府治理,政府說什麼都是對的,人民不用思考,相信政府就對了(尤其書中又有政府正與他國作戰的情節)。讀著讀著我才發現,原來是人們自己放棄了知識,起居室裡的大電視牆就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政府只是順水推舟罷了。
作者認為在電視廣播發明之後,人們愈來愈沒有時間慢慢閱讀,他們希望有人幫他們濃縮,濃縮成20分鐘、15分鐘、10分鐘、5分鐘、2分鐘的內容,期望快速取得書中的內容,但很快連2分鐘也不用了,我覺得這有點像現在許多幫忙大家讀書的youtube頻道,我很少看這類頻道,因為我覺得每個人依自身環境、生活經驗等不同,對書的解讀也不同,而這不是說書人可以揣摩的,想要在短短10分鐘瞭解作者竭盡腦力寫就的著作也似乎有點緣木求魚,而且這更像補習班的模式,追求速成,不在乎它的精神。但相反的有人會說,我自己可能讀不到書本的精髓,所以或許可自己先讀再看看別人的解讀,不就像我們看完電影有不懂的地方再看別人解釋一樣嗎?
雖然我們的世界未因電視的興起而破敗,但也應思考特立定場媒體所傳達的訊息,不要照單全收。
隨著現在載具更多,什麼型式的文字不再重要,也許不再依賴書本,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或許也可以是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form,更重要的應該是保持閱讀的習慣,並且思考。


from WordPress http://bit.ly/2LmCu0X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雲端相簿的其他選擇II

延續上週的主題

3.Smugmug

這是第三個試用的服務,它是給空間最大方的,只要付費就可在不壓縮畫質情況下(最低每月美金5.99元,台幣約200元),享無限空間。當然隨選擇的方案不同,可以享有更多服務及保障。Smugmug定位為專業攝影師專用之作品分享平台,所以它們給大空間和不壓縮畫質讓專業玩家可以盡情使用,界面採用網路相簿呈現,玩家甚至可以銷售照片取得收益。然而,針對像我一樣的一般使用者,只是想找個安全的地方備份照片,偶爾可在手機找找照片。這點Smugmug就不太及格,它的app介面非常簡易,把有限的畫面全作為顯示照片之用,所以連日期都沒有顯示,甚至沒有辦法調整排列方式(如依時間或名稱升降冪),而須用電腦進網頁調整,或許這種設計是因為這是給專業攝影師使用的平台,攝影師可以對自己的傑作如數家珍而不需倚賴日期。另外,開啟手機照片上傳,只會上傳camera資料夾內照片,所以其他app存的照片需手動點選(而且沒有全選按鈕)。

最後,我先前提到它是網頁相簿,所以使用者得將自己的相簿設定為示公開,這對我本人而言就有點擔心哪天手滑開到而不自知。

可免費試用14天,沒有電腦版本,就是網頁相簿的檢視方式,可用照片輪播。

smugmug

4.oneDrive

我原本已打定向Smugmug妥協(用了約一週),畢竟以空間的CP值而言,Smugmug較有優勢。但突然想到微軟的oneDrive服務,安裝了以後試用了一下覺得這就是我在找的服務,雖然它價格偏高,1TB每個月要收新台幣219元,不過這個費用還包含Windows與Mac版本的office軟體使用權,其實也不算太貴(雖然我目前是比較習慣用LibreOffice啦)。為何我覺得oneDrive很適合一般使用者使用呢?首先,它的手機app比dropbox和smugmug都好,可跟google相簿一樣用雙指拖拉來調整想看的時間區間(如年、月、日),我覺得這就比前面的服務好了,至少檢視比較方便。另外,照片上傳後,系統會自動上標籤,雖然我用不太到,不過也可以加減作為識別用。另外,app也提供刪除手機端照片釋出空間的功能,這也是我覺得雲端相簿的重要功能,這麼多服務中,只有google photos的app有這個功能。最後就是可自選上傳資料夾的功能,這在smugmug和dropbox都沒有,這兩個app都只能自動上傳camera資料夾,但android手機使用者都知道,我們用不同app存下來的照片會被歸在不同的資料夾,而不會存在camera資料夾裡,所以如果只能備份camera資料夾,同步的功能就失色不少。唯一缺點就是,我的nokia 8.1拍照時,如果時間是凌晨12點,在exif中的時間資訊會顯示240502這種時分秒格式,當這照片上傳到oneDrive,系統似乎會認為它的時間錯誤,所以拍攝時間就會變成上傳時間,而無法正確紀錄時間資訊,其他時間就不會有問題,但我後來發現只要用photo exif editor這套app,把時間調整成正確的000502時間格式再上傳就不會有問題。

oneDrive

5.shoebox

最後是shoebox,這個在國內好像比較少聽到,我是在reddit上看到的,shoebox也不錯,app界面也清爽,我尤其喜歡它的top of …功能。可以依照最常拍照的年、月、日或季節、地點等列出,讓使用者可以迅速依記憶,趕快找到想找的照片,每個月5.99美元就可以以原畫質享用無限空間。但它的界面仍然稍微陽春,而且沒有中止同步或者允許插電時上傳的選項,只能登出,不過只對首次使用影響比較大就是了。另外,shoebox的電腦端界面也作的不錯,很有iOS app的清爽風格。但它一樣會有oneDive的240502時間格式誤判問題,使用時要小心。

Shoebox



from WordPress http://bit.ly/2PA3FUE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雲端相簿的其他選擇I

前陣子的文章提到雲端相簿的重要性,但我很快就從iOS跳回android了,所以也沒辦法繼續用iCloud相片串流服務(iOS限定),但雖然iOS單價不便宜,上傳速度卻莫名其妙且沒什麼規律,導致我常放了半天也沒順利上傳完成,我想它應該設計是用來讓手機照片能同步用,所以電腦端的上傳就作的不是頂好。

其實不論我用iPhone或android手機,我一直都有跨平台又好用的雲端相簿選擇,那就是google相簿。

google的服務真的很棒,高畫質無限容量、AI標籤輔助、自動歸類和製作影片跟好用的手機app等等。如果容量不足,還可以訂購容量擴充服務。

但,我一直不太放心把我的照片都放在google上,雖然就是些生活的紀錄,但我對全部倚賴google仍是有些疑慮。

算是自己找碴吧,放著好好的google不用…

我作了一點比較,

Flickr, Dropbox, Smugmug, oneDrive和shoebox,這些服務都是跨平台。

1.Flickr 最先被淘汰,因為它被Smugmug買了,我覺得不大穩當,所以沒考慮。

2.Dropbox

我第二考慮的服務,免費版有2G可用,每月付9.99美元(台幣約300元)升級成Plus版本,可用空間升為1TB,我甚至都開啟相機上傳功能了。為何放棄使用?我認為dropbox似乎仍將自己定位為文書協作平台或者檔案同步服務,雲端相簿只是附加的功能。所以無論是app或者網頁版本的照片檢視功能,都非常陽春,最小的檢視單位是月,也無法用地點等分類。也就是說,使用者得自己記住照片何時跟在哪拍的。為了測試,我申請了plus試用一個月免費,但界面仍相同,所以我並不打算使用了。

此外,它只能自動上傳相機文件夾的照片,從Line或其他app下載的照片則無法同步。

電腦版本就是一個網路隨身碟,指定文夾同步,沒有特別的照片檢視功能,只能用mac的照片檢視功能。

dropbox



from WordPress http://bit.ly/2UMjeOM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值得推薦的中文播客(podcast)II

還是要再說一次,值得推薦的中文podcast真如鳳毛麟角。繼值得推薦的中文播客(podcast)這篇文章裡提到的科技島讀(很棒!從上篇文到現在他們已經運作了一年多),這段時間我還是持續的在關注好的中文podcast。

本次要介紹的是IC之音與讀墨readmoo共同製播的經典也青春,我已收聽這個節目有幾個月了,由主持人陳蕙慧小姐與來賓一同為聽眾介紹一本書籍,目前的模式似乎是一位來賓錄2集。

我一向抱持著能讀多少書是多少書的精神,並且努力在有限時間內讀書,但市面上的書籍實在是太多,雖然我已盡力找好書讀,但還是非常容易缺漏,畢竟經典總是要優先讀的。

這個節目就常推薦經典,他們所邀請的領讀人往往也生動且有效的引發我讀書的興趣,在這個很多人都沒有時間讀書的時代,也許可以透過聆聽這個節目激發讀書的慾望或至少接收一些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WEMO試乘心得


最近需要在台北市暫住一段時日,除了久違的捷運與U Bike再次成為日常外,我還發現wemo這個租借電動機車服務,覺得可以作為中程運輸用。

關於註冊方式就不多說了,和其他服務的過程差不多,但畢竟它屬於機動車輛,所以使用者得提供駕照讓wemo審核。

使用方式也很簡單,但所有動作都得透過手機進行,無論是訂車(10分鐘內要取車)、租車、啟動、熄火跟還車,甚至開車廂都要用手機(所以租用時手機千萬不能丟到車廂裡),只有發動要用手拉剎車和按啟動鈕。

騎乘的體驗的也不錯,安靜無聲,速度也有。另外常騎摩托車的人都知道安全帽不洗很髒,所以wemo提供抛棄式衛生帽套,就是車廂裡這一條看來捲捲的東西,拉一拉就可以張開。關於這個,我是不知道正確使用方法,我是像戴浴帽一樣先戴好再戴安全帽,所以下車要記得拿下來...


騎乘時就像一般油車,不需多講,但等紅綠燈時因為沒有汽油引擎怠速運轉的震動,會有種車熄火的錯覺,哈。

騎著騎著我思考這wemo不像ubike,可以用小貨車在市內各點收送,停車位也是一般車格,到底怎麼充電?正在想時旁邊就剛好有台電池配送車。
收費部分也不多談,參考官方報價吧,我今天騎了30分鐘,花了80元,乍看是不大便宜,但畢竟是個新服務,台灣也難打削價牌,我認為當量體夠大時,租用費仍有討論空間。而且我用80元在陽光普照的台北巷弄內兜轉,非常舒服、非常快活。
最後談談我所觀察到的優缺點和wemo未來可能的方向。
我認為wemo的優勢在於方便、環保,如果未來費率降低也有可能更擴大服務範圍。
但它可能面臨分配與一般大眾運輸在尖峰時刻都會面臨的流量不對稱問題。因為它有成為許多人用以銜接大眾運輸工具的潛力,所以在上午七點半到九點半,許多的車可能都會集中在捷運站附近,從而造成車輛過度集中,且無法平均散布在街上(ubike透過大卡車來解決這個問題),使用率可能下降。而到下班時刻是另一景象,全部分配到較廣的範圍,關於這點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怎麼解決。
此外,wemo只能招攬18歲以上用戶,這個年齡許多人會自購機車代步,傳統機車的保養費用、稅和保險支出相對不高,如果一天需騎30分鐘上下班,一個月租車費用以22天計算即需約1,600元,且不包含其他用車支出(如週末出遊),使用率可能無法迅速擴展,不過這點可能隨著規模放大而解決。

不過如果可以招攬觀光客或來台留學生(當然要先解決駕照問題),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市場。

最後,我覺得wemo還是非常有潛力,也許未來某天大家出門都會像自備飲料提袋一樣自備帽套?